|
在环境监测、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及科学研究等领域,溶解氧是衡量水质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因其操作简便、便于现场快速检测而备受青睐。要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了解和掌握其核心技术要求及正确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的核心技术要求 测量精度与准确度:这是仪器的核心指标。精度通常要求达到±0.1 mg/L,准确度则要求与标准方法(如碘量法)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高精度的传感器和稳定的电路设计是保障。 测量范围:一款合格的仪器应能覆盖从低到高的广泛溶解氧浓度,通常范围在0~20 mg/L(或0~200%饱和度),以适应不同水体环境,如缺氧的底泥水层或富氧的曝气池。 响应时间:指仪器读数稳定在真实值90%所需的时间。快速的响应时间(通常T90<60秒)有助于提高现场工作效率,捕捉水体的动态变化。 自动温度与盐度补偿:溶解氧的饱和度与水的温度和盐度密切相关。优秀的仪器必须内置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并能手动或自动输入盐度值,进行实时补偿,确保读数准确。 校准功能:仪器应支持便捷的零点校准和斜率校准(通常在大气或饱和空气中进行),这是保证长期测量准确性的基础。 防护等级与便携性:作为现场仪器,必须具备较高的防水防尘等级(如IP67),以应对恶劣环境。同时,设计应轻巧,续航能力持久,便于野外携带和操作。 数据记录与传输:内置数据存储和USB/蓝牙数据传输功能,方便用户记录和后期分析数据,是现代仪器的加分项。 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的检测方法与操作步骤 正确的检测方法是获得可靠数据的保证。以下是使用电极法(膜电极)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的标准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检查仪器:确保电极膜完好无损,无气泡或污物附着。电解液是否充足(对于需要填充电解液的极谱式电极)。 开机预热:按照说明书要求,让仪器预热一段时间,使传感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2、仪器校准 零点校准:在某些型号中,可将电极置于无氧环境(如特定零氧溶液)中进行。更常见的是在洁净空气中进行满度校准。 斜率校准(满度校准):在空气流通良好的环境中,将电极探头悬空,避免触碰任何物体。按照仪器提示,在当前大气压和温度下,将读数校准为100%饱和度(或根据当地海拔和温度计算出的理论饱和溶解氧值)。 3、样品测量 现场取样或直接将电极浸入待测水体中。 关键操作:必须保持电极探头在水中有一定的流速。可以轻轻晃动电极或使用磁力搅拌器,使水样流过探头膜表面。静止测量会导致读数偏低,因为电极消耗了膜表面的氧气。 等待读数稳定:观察屏幕上的数值,待其稳定不变时(通常在30-60秒内),记录下该溶解氧浓度值和温度值。 4、后期维护 测量完成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轻轻冲洗电极探头,并用软纸吸干水分。 短期不用时,应保持电极膜湿润;长期不用,需按照说明书要求妥善存放。 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电极膜破损:探头末端的薄膜非常脆弱,碰撞或刮擦会直接导致测量失准。 定期更换膜与电解液:根据使用频率,严格按照厂家建议的周期更换电极膜和内部电解液,这是维持仪器性能的关键。 干扰物质警惕:某些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硫)和物质可能会穿透膜干扰电极反应,在特定工业废水中测量时需注意。 总结而言,选择一台符合技术要求的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并严格遵循规范的检测方法与操作流程,是获得精准溶解氧数据的双重保障。只有将精良的设备与科学的实践相结合,才能为水质评估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本文连接:https://www.huantaiah.com/newss-39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