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线COD检测仪是水质监测的关键设备,但取样管堵塞是常见故障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在线COD检测仪取样管堵塞的常见原因、快速判断方法以及一步步的疏通处理流程,并提供了长效预防策略,帮助您快速恢复设备运行,保障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
在使用在线COD检测仪进行水质连续监测的过程中,“取样管堵塞”是运维人员最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一旦堵塞,仪器无法正常取样,会导致数据中断、测量值异常,甚至损坏内部精密部件。作为一名资深的水质分析仪器技术支持,今天就来为大家系统性地讲解一下,当您的在线COD检测仪出现取样管堵塞时,究竟该如何高效、安全地处理。 一、 先别急动手:如何判断是取样管堵塞?在开始维修前,准确判断故障点至关重要。取样管堵塞通常有以下几种典型表现: 测量值异常: 仪器显示的COD值持续为零、无变化,或出现极大负值/正值。 报警信息: 高端仪器会直接提示“取样超时”、“液位低”、“流量错误”等报警。 直观观察: 打开仪器面板,观察取样流程。如果看到取样泵努力工作时,管路却无液体流动,或流量明显微弱、断断续续,基本可以断定是堵塞。 试剂消耗异常: 由于没有水样进入反应单元,相关试剂(如滴定剂、消解液)的消耗量会显著减少或停止。
二、 追根溯源:取样管为什么会堵塞?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了解原因才能有效预防。堵塞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水样本身问题: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水样中含有大量悬浮物(SS)、藻类、油脂、纤维或容易结垢的钙镁离子,长期运行下,这些物质就会在管壁附着、沉积,最终造成堵塞。 取样点选择不当: 取样口位于水池的底部或角落,这些位置沉淀物最多,极易吸入杂质。 预处理缺失或失效: 对于杂质较多的水样,前端没有安装或及时更换过滤网、过滤器滤芯,导致大颗粒杂质直接进入取样管。 管路老化: 长期使用后,取样管(尤其是硅胶管)内壁可能因试剂或水样腐蚀而变得粗糙,更容易挂住污染物。
三、 手把手教学:堵塞后的处理步骤请务必在断电并切断水样来源的前提下进行操作。 步骤一:外部排查 首先检查从取样口到仪器进口之间的所有外部管路。断开连接,用嘴或洗耳球从取样口反向吹气,感受阻力。如果此处就不通,说明问题出在取样探头或外部管路,应重点清理取样头的过滤装置。 步骤二:内部管路分段排查 如果外部管路畅通,则问题在仪器内部。将内部取样管分成几段(例如:进口到泵、泵到阀、阀到反应杯),分段进行疏通。 步骤三:选择合适的疏通方法 对于软性堵塞(藻类、污泥): 对于硬性堵塞(水垢、结晶):
步骤四:全面检查与测试 疏通所有管路后,重新连接好。开启仪器,进入维护或手动测试模式,启动取样流程。仔细观察液体是否顺畅流动,流量是否正常。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一次标准样品的测量,以验证仪器测量精度是否恢复。 四、 防患于未然:长效预防策略与其被动处理堵塞,不如主动预防,降低故障率。 加强预处理: 根据水质情况,在取样前端加装或升级自清洗过滤器、沉降池等预处理装置,并定期清洗或更换滤芯。 优化取样点: 将取样点设置在流动良好、具有代表性的位置,避免从底部沉淀区直接取样。 定期预防性维护: 制定严格的维护计划,每周或每半月用纯净水反向冲洗一次取样管路。每月用合适的清洗液对整套流路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保养。 选择合适的管路材质: 对于易结垢或易吸附有机物的水样,可考虑使用内壁更光滑的PTFE(聚四氟乙烯)管路。
在线COD检测仪取样管堵塞虽常见,但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判断方法和疏通技巧,就能快速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维护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为您的废水处理或环境监测工作提供连续、准确的数据支撑。 如果您在处理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或需要针对特定型号仪器的专业技术支持,欢迎随时联系我们!我们提供各类水质检测仪器的定期维护、故障诊断与配件服务,为您的设备保驾护航。
本文连接:https://www.huantaiah.com/newss-38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