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监测、水产养殖、工业生产及实验室研究等领域,电导率是衡量水质纯度与离子浓度的重要指标。电导率水质检测仪作为核心工具,其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决定数据的准确性。许多用户虽然购买了仪器,却对电导率水质检测仪使用方法存在疑惑。今天,我们就来为您带来一份超详细的操作指南。 一、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开始测量前,请做好以下准备: 1、仪器检查:取出电导率仪主机和电极,检查是否有物理损坏。确保电池电量充足或连接稳定电源。 2、电极活化与清洁:新电极或长期未使用的电极,建议先用去离子水冲洗,然后浸泡在盛有标准氯化钾溶液或去离子水的烧杯中活化数小时。如果电极板上有污垢,需用软毛刷轻轻刷洗,切勿用力刮擦,以免损坏铂金片。 3、准备标准溶液:为确保测量精准,必须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常用的标准液有1413μS/cm、12.88mS/cm等,应根据您测量样品的预期范围选择合适的标准液。 4、准备用具:准备好烧杯、洗瓶(内装去离子水)、温度计(如果仪器无自动温度补偿功能)等辅助工具。 二、核心步骤:仪器校准(至关重要!) 校准是电导率水质检测仪使用方法中最关键的一环,能有效消除系统误差。 1、开机:按下电源键开机,将仪器功能模式调至“校准(Calibration)”模式。 2、清洗电极:用去离子水将电导率电极充分冲洗干净,并用滤纸轻轻吸干残留水珠(注意:切勿摩擦电极片)。 3、放入标准液:将电极头浸入准备好的标准溶液中,确保铂金片完全浸没,并轻轻晃动烧杯或启动仪器的搅拌功能,使溶液均匀。 4、读数校准:待读数稳定后(通常仪器屏幕会显示稳定符号),按“确认”键,仪器会自动识别并存储当前标准液的标准值。有些高级仪器需要进行两点校准,即依次放入两种不同电导值的标准液进行校准。完成后,再次用去离子水洗净电极。 三、规范测量步骤 校准完成后,即可开始对样品进行测量。 1、样品测量: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再用待测水样冲洗电极和烧杯2-3次,以避免交叉污染。将电极浸入待测水样中。 2、确保均匀:同样,轻轻晃动烧杯或使用搅拌器,使水样流动,确保电极接触的水样具有代表性,等待读数稳定。 3、记录数据:待屏幕上的数值稳定后,记录下此时的电导率值。注意单位(μS/cm 或 mS/cm)。同时,如果仪器不具备自动温度补偿(ATC)功能,还需记录当前水温,以便进行手动换算。 四、使用后维护与注意事项 清洁保养:测量完成后,务必用去离子水彻底冲洗电极,防止残留物腐蚀或附着。然后将电极套上保护帽,并存放于干燥的环境中。 电极储存:建议将电极竖直存放在装有去离子水的保护帽中,保持其敏感元件的湿润,切勿干放。 定期校准:建议每次使用前都进行校准,或至少每周校准一次,以保证数据的长期准确性。如果测量频率高或对精度要求极高,则应增加校准频次。 掌握正确的电导率水质检测仪使用方法,不仅能延长仪器寿命,更是获取科学、准确数据的根本保证。遵循上述从准备、校准、测量到维护的完整流程,您将能从容应对各种水质电导率的检测需求。如果您正在寻找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电导率水质检测仪,欢迎访问我们的官网了解更多产品详情与技术资料!
本文连接:https://www.huantaiah.com/newss-37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