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是环境监测、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许多用户发现,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数据会出现偏差,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那么,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究竟该如何正确校正?遇到数据不准又该如何排查?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操作指南与故障排除手册。 为什么校正如此重要? 校正(Calibration)是确保仪器测量精度的基石。溶解氧电极中的电解液和透气膜会随着时间消耗和污染,导致传感器信号衰减(斜率变化)或零点漂移。定期校正就是为了重新建立准确的信号-浓度对应关系,消除这些系统误差。 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的校正步骤(以两点校正法为例) 目前主流仪器均采用两点校正法,即零点和满量程(斜率)校正。 准备工作:确保电极洁净,电解液充足,透气膜无划痕、无污染。准备好校准时使用的工具:饱和湿空气(常用)或零氧溶液(Na₂SO₃溶液)进行零点校正。 1、饱和湿空气零点校正(或零氧校正) 方法一(推荐):将电极探头置于充满饱和水蒸气的空气中(如在一个密闭的瓶内放入湿润的海绵或纱布),设置仪器进入零点校准模式。此时仪器显示的溶解氧值应为0,确认即可完成。 方法二:配制5%的无水亚硫酸钠(Na₂SO₃)溶液作为零氧标准液。将电极浸入溶液中,缓慢搅拌,待读数稳定后,执行零点校准。 2、满量程(斜率)校正 将电极用去离子水轻轻冲洗干净。 将其置于空气饱和的新鲜水中(可将纯水用磁力搅拌器剧烈搅拌20分钟以上,使其与空气充分饱和)。 根据当前的水温和大气压,查阅亨利定律或仪器内置的溶解度表,得到该条件下饱和溶解氧的理论值。 在仪器中输入该理论值,待读数稳定后,执行斜率校准。 完成以上两步,您的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就已校正完毕,可以用于精确测量了。 常见测量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案 如果您发现校正后测量数据依然不稳定或不准确,请从以下方面排查: 1、误差现象:读数响应慢、波动大 原因:电极透气膜污染、受损或电解液耗尽。 解决:定期更换透气膜和电解液。清洁电极头,可用软布蘸清水轻轻擦拭膜表面,严禁硬物刮擦。 2、误差现象:校准无法通过、读数漂移 原因:校准环境不当(如零氧溶液失效、饱和水蒸气不足)、电极老化、或仪器内部故障。 解决:确保校准液新鲜有效。检查电极使用寿命,通常为1-2年。如问题依旧,请联系售后进行专业检测。 3、误差现象:测量值与预期值偏差大 原因:未进行温度和气压补偿。溶解氧饱和度高度依赖于水温和大气压,忽略这两项因素会导致巨大误差。 解决:确保仪器内置的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并且已正确输入或自动获取了当地大气压值。测量时,要将电极在样品中缓慢移动,避免静止测量导致结果失真。 4、误差现象:校准后短期失效 原因:电极保养不当,校准后探头未妥善保存。 解决:短期不使用时,应将电极头部插入专用的保护液中保持湿润;长期存放应洗净干燥后收存。 正确的校正和日常维护是保证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数据精准的生命线。遵循上述步骤,定期保养,能极大延长仪器寿命并确保每一次测量都可靠无误。
本文连接:https://www.huantaiah.com/newss-37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