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频发,暴雨倾盆、寒潮冰冻,不仅考验着城市运行,更对户外或半户外部署的水质监测仪器构成严峻挑战。仪器故障、数据失真甚至设备损坏,将直接影响水质监控的连续性与可靠性。作为水质监测领域的专业伙伴,迈德施科技深知设备防护的重要性,特此奉上暴雨、低温天气下的水质监测仪器关键防护措施,助您未雨绸缪,保障监测无忧。 暴雨天气:防水防雷击是关键 1、稳固安装与防水密封 选址:优先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的地点安装监测站房或仪器探头。避免低洼地带、排水沟附近。 站房/机柜防护:确保监测站房或户外机柜密封性能良好,门、窗缝隙处加装防水密封条。通风口需有防雨设计(如百叶窗、防雨罩),防止雨水倒灌。 线缆入口防水:所有电源线、信号线进入站房或机柜的入口处,必须使用专业的防水接头(如格兰头)进行严格密封,这是雨水渗入的高风险点。 探头防护:对于浸入式探头(如pH、溶解氧、电导率探头),检查安装支架的稳固性,防止被水流冲走。探头线缆与固定装置连接处需做好防水处理。非浸入式探头(如超声波流量计、部分余氯探头)需确保其防护罩完好,避免雨水直接冲刷敏感元件。 2、防雷击与接地保护 完善接地:监测站点必须配备符合标准的防雷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达标(通常≤4Ω)。所有金属外壳、机柜、线缆屏蔽层均需可靠接地。 电源与信号防雷:在电源输入端安装电源防雷器(SPD),在重要的信号线(如RS485、4-20mA)上安装信号防雷器,有效泄放雷电流或感应过电压,保护后端仪器。 检查维护:雷雨季节前,务必检查接地线是否完好、连接牢固,防雷器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失效需及时更换)。 3、排水与防涝 站房/机柜基础:站房或机柜基础应高于地面一定高度,周围设置排水沟渠,确保雨水能迅速排走,避免积水浸泡设备。 内部防潮:可在站房/机柜内放置防潮剂,或安装小型除湿机(如果空间和供电允许),降低内部湿度,防止电路板受潮短路。 低温冰冻天气:保温防冻是核心 1、管路与采样系统防冻 伴热保温:对暴露在外的采样水管路、预处理系统管路、阀门等,必须加装电伴热带,并包裹高质量的保温棉(如橡塑、PEF)。这是防止水样结冰、管路冻裂的最有效手段。切记: 电伴热带的选型、安装及温控必须专业规范,避免火灾或过热损坏管路。 排空设计:对于非连续监测或可能长时间停机的点位,在极端低温来临前,应排空采样管路、预处理单元及仪器测量池内的液体(按仪器操作手册执行)。部分仪器具备自动排空功能。 选择防冻试剂:在符合监测规范的前提下,考虑使用冰点更低的试剂(如某些清洗液、缓冲液)。 2、仪器本体保温与加热 站房/机柜保温:确保站房或机柜本身保温性能良好。必要时可在内部加贴保温材料。 仪器加热:许多在线水质分析仪(如COD、氨氮、总磷总氮分析仪)内部关键部件(如反应器、流通池、试剂)已集成加热装置。务必保证其供电正常,温控系统工作有效。 辅助加热:在极寒地区或保温条件有限的站点,可在站房/机柜内安全位置加装小型恒温加热器(如油汀、恒温控制的小功率暖风机),维持内部环境温度在仪器允许工作范围(通常>5℃)。注意防火安全! 3、探头防冻(浸入式) 保持水体流动:探头安装位置尽量选择在流动的水体中,避免死水区,流动水不易结冰。 辅助防冻措施:在探头周围小范围水域,可考虑安装防冻增氧设备(需评估对测量的影响)或采取其他物理防冰措施(如专业防冰浮筒)。直接对探头加热需非常谨慎,可能影响测量精度。 水质监测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石。极端天气下,周密的防护措施是保障仪器稳定运行、数据连续准确的“生命线”。忽视防护,不仅可能导致昂贵的设备维修费用,更会造成关键监测数据的缺失,影响决策判断。
本文连接:https://www.huantaiah.com/newss-3611.html
|